2023年以来,生成式AI的火爆出圈将人工智能被推上“风口浪尖”,大家纷纷把发展目光锁定在这一领域产业。
作为数据收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其通过使用光学非接触式感应设备,自动接收大量真实场景图像数据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获得信息以控制机器。简单而言即为机器设备安上了感知外界的眼睛,使机器具有像人一样的视觉功能,从而实现各种检测、判断、识别、测量等功能,因此也称为“机器之眼”。
经过了多年的市场孕育和技术积累,以国内经济整体的持续增长为契机,同时受益于下游各领域的政策鼓励和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机器视觉行业实现了较为高速的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在AI、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兴起的带动下,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预计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225.56亿元。
01
二十年追赶
中国成重要目标市场
行业周知,机器视觉产业链大致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装备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涉及的行业范围较为宽广,主要包括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软件及算法平台等环节;中游是机器视觉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由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集成构成;下游为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虚拟现实、智能安防、健康医疗等各行各业。
基于此,全球机器视觉行业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在2010年至202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7%。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地区市场规模最大,占全球比重的36.4%;北美和亚太地区占比分别为 29.3%、25.3%。
将目光聚焦国内,机器视觉概念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因其发展前景和价值引起关注推动机器视觉行业进入发展阶段。随着华为安防改名为华为机器视觉后,更将机器视觉推向了新的应用高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企业逐渐加大自主研发,诞生了一批机器视觉企业。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预计2023年销售额达接近300亿元,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受益于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也将成为欧洲、北美和日本外另一个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重要目标市场。
02
以机器视觉为发力点
AI安防的路越走越宽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AI安防行业的平安城市、城市大脑等是国内机器视觉较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十三五期间,尤以人像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内成为绝对热点,引领“平安”“天网”“雪亮”工程从“补点、补空、补盲”向“补脸、补脑、补智”转变。
从市场格局来看, 安防AI产业领域主要可分为四大阵营:一是包括商汤、旷视、云从、依图四小龙和寒武纪、地平线等AI芯片类公司在内的AI企业,二是海大宇为代表的传统安防企业,三是以百度、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此外,华为、紫光等通信类企业巨头的入局,推动了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的重新洗牌。
近年来,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AI技术本身以及各类商业解决方案已日臻成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可以帮助机器视觉设备快速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分割,且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3D机器视觉中,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主流发展趋势之一,这也为AI安防行业发展打开新的格局。
伴随着国内机器视觉相关企业数量在逐年增长,机器视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各方角逐不再局限于成像采集、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而是自动接收大量真实场景图像数据,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来辅助决策。具体而言,以传统安防设备硬件为突破口已不具备显著优势,涉及数据采集、通信、处理、反馈的IT化系统解决方案正成为企业一大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