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7万元/人,工业投资年均同比新增超过1000亿元,培育形成10个以上产值超万亿元的战略性产业集群,超过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产品质量合格率进入全国前列,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到2035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70%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若干领域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处于引领地位,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先进水平,成为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制造强省全面建成。
330780-90-05
为实现上述目标,广东将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即“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平台”提级赋能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引领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打造吸引全国全球重大项目和投资的首选地;“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建设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
针对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意见指出,在优化完善纵深协同的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健全省级规划统筹机制,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全省与国内国际重点区域的协同联动,不断拓展产业发展腹地和战略纵深。对标世界一流谋划珠三角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核心区的支撑引领力和辐射带动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结合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全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形成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产业分工,加快打造沿海产业发展带和北部绿色低碳发展区。建立健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