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DCS应能够与底层设备和子系统联动,采用先进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过程的精准稳定控制(而非仅仅是PID),或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智慧化、可视化指导建议,引导生产过程趋向最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安全。
强化信息安全,实现协调控制
在工业互联网和5G技术发展背景下,智能DCS将进一步强化全厂一体化监控能力,构成统一的智能化“工厂节点”。
另一方面,各个“工厂节点”将进一步联网、互动,或进行集群协调控制。这要求智能DCS具有广域联网能力,跨物理区域、跨网络类别进行稳定的数据链接和交互。
目前,化工、电力、石油等领域是我国DCS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化工领域DCS规模为41.41亿元,占比达37.24%;电力领域规模26.28亿元,占比23.63%;石油领域规模21.56亿元,占比19.43%。
随着国家对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DCS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369-HI-0-M-0-0-0-E
此外,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DCS系统将会与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更为智能化的工厂控制系统,实现全面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
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DCS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目前,我国DCS市场中本土品牌以中控技术、和利时为主,外资品牌主要有欧美系的艾默生、ABB、西门子、霍尼韦尔和日系品牌横河电机,电力领域主要以艾默生、和利时、ABB、西门子为主;化工领域主要以中控技术、和利时、横河电机、霍尼韦尔为主;石化领域主要以中控技术、艾默生、霍尼韦尔、横河电机为主。
近年来,在技术、国家政策扶持和战略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下,本土品牌市占率水平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46.35%增长到了2021年的55.72%。
这两年行业发展趋势来看,DCS领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头部效应凸显,囿于行业壁垒的原因,行业格局将逐渐从“群雄割据”走向“三足鼎立”。
从区域聚集效应来看。中国DCS企业大都集中于北京(占比23.5%),其次是上海(14.7%)和浙江(14.7%,主要以杭州为主);北京、上海、杭州三个城市均是高校资源丰富,自动化人才济济,如中控技术依托于浙江大学自动化系,进而分化为一批DCS企业,经济活跃度也是DCS企业分布集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