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商面临着提高产能和产量巨大压力的当下,工业分销商则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需求。然而,面对需求的增长,不同规模的分销商开始了针对有限的设备和零件库存的激烈竞争,这也让许多分销商就此陷入窘境。在疫情之前建立并发展供应关系的中小型分销商企业正在经历一场采购方面的艰苦战斗,在不同客户之间,力求兼顾当下的履单要求和长期的运营连续性,并维持客户对其交付能力的信任。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型分销商需要开拓眼界。人们本能地认为,当商品、服务或劳动力资源受限时,就必须学会如何降本增效,但这一认识并非完全正确。对于一些缺少正确策略、盲目前行的分销商而言,“降本增效”反而意味着更加繁锁的工作。正因如此,中小型分销商若想弱化规模上的劣势,甚至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是否对当下的市场情况有清晰的认知,这就要求分销商与供应链上每一环节的知情人士以及实操人员进行交流。当分销商充分掌握自己运营内部以及供应商和客户内部的真实状况,就可以开始识别甚至预测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虽然发现的差距或缺点越多,就意味着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如果中小型分销商能够深入研究并致力于强化其供应链,未来在克服逆境时也会更轻松。
REF615E_E HBFEAEAGABCCANC11E
关键一:发挥灵活性优势
作为中小型分销商,不要因为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比大型竞争对手少而感到不利,而是要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灵活性。比如,当中小型分销商想寻找替代的货源、使用新的运输渠道或重组团队以更好地平衡不断增长的工作量时,往往可以快速地付诸实践,而不必经历大型企业所有的繁文缛节。
即使中小型分销商的配送中心可能还没有采用机器人或其他自动化技术,但因为拥有敬业且勤奋的员工,也能够在某些只依靠纸笔记录的流程中出色地完成工作。基于此,如果中小型分销商将业务数据和一些关键工作流程(例如库存管理、收货、拣选、包装入库和运输)进行数字化,那么现有的员工就可以负责其他更具价值的任务。此外,数字化的实现并非要求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中小型分销商只需为员工配备可靠的企业级移动智能终端,能够提醒他们装货的卡车何时到达、库存有所减少、或当日需要发货的新订单,就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改变。当员工需要认领新任务、向主管或客户更新进度、打印标签时,也能减少在各工作站点之间来回走动的次数。
与此同时,为车间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可以让主管和客户实时了解工作进度的机制,意味着能够减少客户支持团队在现场处理咨询的时间,主管可以将员工重新分配到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上,例如协助团队按时发出订单,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当订单和库存激增时,还可以重新平衡团队的任务分配,避免有员工进度落后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