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制造业即通用自动化,是工业自动化的主体
我国通用制造自动化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一种应用,其运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以实现工业生产提高 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综合目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 对温度调节、速度控制等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开始出现自动化生产设备。但直到第二次 工业革命后,控制理论和电气化才使得生产自动化逐步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0 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后,随着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得到快速普 及和发展,1950 年左右,随着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诞生,现代工业自动化随工业化大 生产应运而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自动化向集成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21 世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生产带入了“工业 4.0”的智能制造时代。
ILX69-PBS
我国的通用制造自动化自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目前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上世 纪 80 年代的计划工业时期,随着“一五计划”开展,在苏联的援建下,我国开始大力发 展重工业,相应地催生了自动化设备的需求,而彼时的自动化设备多以传统机床、工业基 础件、基础传动装置为主,主要为了辅助重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地工业生产逐步和海外接轨,大约每十年就经历一个发展时期。 1)外资引入期:引入外资是实现从无到有的最快手段,主要特点是国营工厂和科研 院所牵头与国际顶尖企业接触,通过采购设备、引入技术、共同研发等方式引入了自 动化基础设备和技术,如青海第一机床厂根据机械工业部安排与日本 FANUC 合作, 研制成功国内第 1 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 2)内地企业初创期:一些中国台资、港资的自动化企业由于管理和技术人员聘用中 国内地人员较多,这些人员离职后成为第一批创业人员,此外,“863”等举国研发计 划开展后,各大科研院所也开启了创业热潮,内地品牌开始诞生;3)国内企业发展期:2001 年华为将电气子公司出售给艾默生,之后数年内多位核心 人员离职创办或主要参与了数十家自动化公司,包括汇川技术、蓝海华腾、麦格米特、 英威腾等,此外国内民营的数控机床和工业软件企业也快速发展; 4)国产替代加速期:工业机器人成为这一阶段自动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互联网+” 为自动化产业加速赋能,新能源车、3C 制造等成为重要下游领域,以上产业变革均 进一步加速自动化企业的国产替代,上市速度和规模也逐渐上升。
我国自动化产业规模进入 21 世纪以来加速发展,在经历供给侧改革后进入新发展阶 段,国产替代持续进行。机床是自动化的主要载体,CNC 等控制系统、电机等驱动系统、 刀具等基础件均集成于机床一体,金属切削机床是机床的最主要品种,我国金属切削机床 产量与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拟合趋势良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所表征的自动化产业规 模从 21 世纪初我国加入 WTO 后迅速增加,直至 2015 年后供给侧改革去除低端产量后开 始收缩。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数量在 20 世纪末与国内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相近,此后则 持续走低,自动化产业规模上升的过程同样也是国产化加速替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