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IDC发布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份额报告,该报告显示,在CAD细分领域,2022年,达索系统、西门子和欧特克三家海外巨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下降,以国产CAD龙头中望软件为代表的本土厂商则已达到近20%的市占率,中望也已超过PTC位居第四。
工信部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则显示,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累计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
可见,沉寂多年的国产工业软件,正在迎来黄金时代。工业企业和工业软件的双向正循环关系已初步建成。
那么,核心技术自主化背景下,哪些本土软件厂商能勇立潮头?软件国产化趋势下,我们该怎样甄别选择?
1
大势所趋
工业行业拥抱国产3D CAD
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CAD软件是最常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之一。《中国工业软件白皮书》显示,工业产品成本的75%由产品设计决定,而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仅占产品全部开发成本的5%。
VE4050E1C0
科技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工业企业使用2D CAD的二维设计方式难以应对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参数化建模、变量技术、同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让3D CAD在产品设计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与2D CAD不同,3D CAD更适用于实体造型、曲面建模等复杂场景,可提供更高效、精准、灵活的设计和制造支持,在中高端制造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实测,福特公司在应用3D CAD技术后,将新型汽车开发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12个月,减少90%的实物建模,减少新产品的设计更改50%,减少新汽车试制成本5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阶段,大部分制造企业也都从最初的2D CAD转向了3D CAD。通过设计工具的升维带来设计方式的升级,企业能够在研发设计阶段抢占先机,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可靠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加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工业企业开始更加关注其所应用的工业软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由于种种原因,国外软件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和后门,或者可能受到国外政府的控制和监管,这些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损失。
此外,软件正版化等合规要求和业界本土化的应用需求,也推动着中国工业企业逐渐将关注点转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