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家工业母机应用情况
美国。美国的机床下游企业包括大型汽车公司(福特、通用、戴姆勒)、航空航天公司(波音、洛克希德)、模具制造业等一系列制造业企业,强大的下游需求推动美国机床行业向电子化、高速化、精密化发展。
德国。在德国,机床与汽车一直都相辅相成,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带动机床行业不断更新变革,高端机床的推出也提高了汽车制造质量与效率。目前为止,机床行业是德国机械工业五大分支之一,是德国工业的骄傲。
瑞士。瑞士机床以精密著称,售价高、质量好,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瑞士机床的长期用户。瑞士机床的高精密度与其下游钟表制造业、医疗器械密切相关。钟表元件包括各种极小型齿轮轴、螺帽、钟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尺寸的加工难度不言自明;瑞士将精密制造与骨科植入融合起来,使瑞士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医疗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行业市场容量接近2000亿元,主要下游为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进口机床的价格普遍较高,如山东济南二机床公司主营大型汽车零部件的一体化压铸,其应用于工程油罐的机床,进口价格为180万~200万/台。伴随着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汽车零部件自主化率提升,将显著拉动国产中高端机床的需求,但在航空航天领域亟需的高端五轴联动机床进口受限制,将进一步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化和本地化发展步伐。
行业发展趋势
工业母机行业发展趋势
1.高端机床本地化发展加速
高端领域国产渗透率较低,进口依赖性高,但高端机床需求持续旺盛。据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各月,来自中国大陆的订单额分别为311亿日元、295亿日元、297亿日元,同比分别增长28.8%、11.3%、1.3%。
9907-164
在新时代安全发展观的要求下,高端工业机床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工业母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国内部分企业逐步专注于对高端机床的本地化发展。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333.6亿美元,同比增长0.9%,其中,进口124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出口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9%。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俄罗斯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最高。大多主机厂通过代理公司出口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和地区,但目前只能售卖三轴、四轴机床及其配套系统,同时,可提供OEM生产并贴牌。
2.国家加大对工业母机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将针对工业母机行业产业链中的关键性和突破性环节持续加码。数控系统由于其软硬件一体,技术壁垒极高,本地化发展必要性强,潜在的“卡脖子”风险会严重影响国防建设安全。丝杠、导轨、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则由于制造工艺难、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周期较长,单一企业难以短时间实现全面突破,需要较大的外力支持联合攻关。
3.工业母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大型化、智能化和复合化是工业母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先进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母机将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控制、预测诊断、智能维护等功能,大大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4.工业母机更高效、环保
工业母机将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低的环境影响,实施电机高效及节能改造,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等。这有利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5.工业母机和新技术融合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将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推动其技术跨越式发展。这需要加大新技术在工业母机领域的研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