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解锁智慧场景下的“山东密码”
AFV10D-S41201 提到工业机器人产地,人们的第一印象多半不会想到山东,但无论是先进制造中较为常见的生活服务类机器人、康复类机器人,还是巡检机器人,都有着“山东制造”的身影。并且作为中国制造大省,山东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化工等先进制造行业发展迅猛,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这也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纵深发展空间。
2022年4月,由山东省工信厅牵头起草的《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AFV10D-S41201 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依托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供应商等省内重点企事业单位,推动整零协同发展,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核心竞争力。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山东依托地域优势,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加快构建“2+N”产业布局。
AFV10D-S41201
具体来看,山东首先依托济南、青岛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智能机器人研制生产基地,以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为重点,发展高性能减速器、智能控制器、机器视觉引导系统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以高速大跨距机械手、AGV、四向穿梭机器人、六轴关节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本体为重点,联动发展医疗、农业、矿业、公共服务等服务机器人和消防救援、水下作业等特种机器人,并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为重点,推动汽车、橡胶轮胎、仓储物流、3C电子等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向标准化、可复制方向发展。
其次,山东发挥潍坊、济宁、淄博、烟台、AFV10D-S41201 东营等地产业优势,例如潍坊市重点发展高性能减速器、水下清洗机器人、全自动拆包输送生产线等;济宁市重点发展机器视觉系统、智能控制器、协作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淄博市重点发展机器人工作站、康复理疗机器人;德州市重点发展3D视觉、智能控制器、移动机器人等,威海市则是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海洋探矿采矿机器人。各地依据城市特色,多方位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
发展至今,山东已经形成集创新研发、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配套加工、系统集成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生态,AFV10D-S41201形成以济南、青岛为核心,淄博、泰安、烟台等市梯次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中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山东也将持续加大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创新,打造行业在数字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