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苏州之后,国内迎来了第二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
PI3381 近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由此,佛山正式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
佛山也提出了新的目标,203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
作为“最强地级市”,苏州于1月3日召开“新年第一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大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
迈入“工业3万亿”俱乐部
数据显示,2008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伴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这一阶段用了8年时间。
2016年到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用了7年时间。
PI3381 佛山是如何缔造出这样的工业成绩呢?
近年来,佛山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重构老产业,以“数改智转”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佛山不仅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还大力推广“数字贷”,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至今全市已有过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另一方面,竞跑新赛道,以“招育并举”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近三年,佛山招商引资突破1万亿元,一大批50亿级、百亿级项目挑起了大梁。
站上“工业3万亿”的新起点,佛山并没有止步。一方面是继续推进“数改智转”,力争2025年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是破解研发投入占比偏低的难题,以新型工业化补上科技创新的短板。按照目标,到2030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要突破4万亿元。
PI3381
PI3381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佛山有谋划、有行动。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机器人、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超材料、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不断提高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计划到2026年形成十个左右新兴领域千亿集群。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佛山虽然是地级市,但通过坚守实体经济,最终实现“工业3万亿”目标,对广东乃至全国都有参考借鉴意义。
苏州剑指5万亿元目标
PI3381 数据显示,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目前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35万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3万亿元,工业体系较为完备。
工业对苏州GDP的贡献超过了40%,是苏州最大的“看家本领”,也是构筑未来城市竞争优势的最强支撑。
1月3日,苏州召开“新年第一会”。会议主题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四大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PI3381 会上还发布《苏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实施方案》《苏州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12项产业政策,围绕工业经济稳增长、产业集群建设、智改数转网联、土地集约利用、企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苏州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
如何具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任务目标?
苏州提出,将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巩固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争创一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