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工业软件必不可缺
0190-14502 我国制造业效率相对低下,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 共四个分项数值构成,我国总分 110.84,居于世界第四,处于第三阵列国家。从分项来 看,我国规模发展分数项第一,早在 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超越美国,而质量效 益分数项得分 16.11,居于世界第七,远低于世界第一美国 51.96,从上述报告评分结果 看,提高我国制造业效率及发展质量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而智能制造将持续 助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 理、服务等制造互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 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它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 球地位,对于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制造将有效提高我国制造业“微笑曲线”, 提高制造业盈利能力。
0190-14502 以工信部 2018 年评选出 305 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为例,这些项目智能化改造 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37.6%,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 16.1%;运营成本平均降低 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0.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 25.6%,发展智能制造是提 高我国制造业质量的必由之路。
工业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交互的连接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 造的路径之一。所谓工业互联网,本质是一个工业操作系统,其功能类似于微软的 Windows、谷歌的安卓系统以及苹果的 iOS 系统,向上提供开发接口及存储计算、工具 资源等支持,向下实现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接入、控制和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由边缘 层、IaaS 层、PaaS 层及应用层构成。边缘层是基础,向下接入工业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 与处理。工业 PaaS 层是核心,基于通用 PaaS 并融合多种创新功能,将工业机理沉淀为 模型,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并为 SaaS 层提供开发环境,是平台核心能力的集中体现。 应用层是关键,主要提0190-14502 供覆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业务应用及创新性应用,形成工业 互联网平台的最终价值。
从产业界定看,工业互联网有效的将整个工业支撑体系进行了串联,在传统架构 中,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装备以及工业生产装备是相对割裂的存在,其相互之间的联 系是一对一的孤岛式的。而在工业互联网体系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中心,有效连接 生产设备、自动化装备等硬件,并通过平台汇集、处理产业链上下游数据,通过工业软 件(app)输出最终的各类应用,从而实现最终的智能制造。
0190-14502
1.2 政策支持:鼓励工业软件发展,加快数字化进程
0190-14502 近些年来政策出台密集,国家鼓励工业软件发展。从 2009 年以来,政府不断出台 政策,但从 17 年开始密集出台,把工业软件的发展提升到了推动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 要地位上。当前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鼓励政策频出,如税收优惠等,有利于推动行业发展。
1.3 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弄潮儿
1.3.1 工业软件行业空间广阔
0190-14502 工业软件本身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产物,是工业化的顶级产品。它既是研制复杂 产品的关键工具和生产要素,也是机械装备中的“软零件”“软装备”,是工业品的基本 构成要素。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和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 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工业智能化的前提。目前业界对工业软件的界定还没有统一, 但形成了“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成果”的共识。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及神经,通过工业互联网汇集生产设备数据及相关的 外部数据,从而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研发、生产、销售、管理进行精准分析与跟踪。
工业软件本身而言,由于工业门类复杂,种类繁多,分类维度和方式一直呈现多样 化趋势,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公认、使用的统一分类方式。主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一)国家标准 国标 GB/T-36475-2018 将工业软件(F 类)分为工业总线、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仿真、可编辑逻辑控制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其他工业软件 9 大类。
(二)工信部运行局给出的分类
2019 年 11 月国家统计局批准工信部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 度》,其中将工业软件划分为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控制类软件、业务管理类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