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力“新质生产力”
HMT330 7S0B101BCDP103A0ACAKAA1 在工业大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关键词。多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河北、四川等工业大省相继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江苏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浙江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四川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河北提出,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HMT330 7S0B101BCDP103A0ACAKAA1 关兵表示,工业大省创新资源较为丰富,高度重视产业创新。未来这些省份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的同时,要重点聚焦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环节,强化靶向应用研发,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在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HMT330 7S0B101BCDP103A0ACAKAA1
“目前,传统产业占整个工业比重在80%左右,新兴产业比重仍然相对较小。应支持各地顺应技术趋势和产业规律,积极布局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时,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坚持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关兵说。
HMT330 7S0B101BCDP103A0ACAKAA1 与此同时,部分省份也已经开始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了具体布局。例如,山西提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辽宁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云南提出,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HMT330 7S0B101BCDP103A0ACAKAA1 “观察新旧经济发展动能,我们可以看到新旧动能之间的接续转换过程是平稳而顺畅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这是长期坚持转型升级的结果,是要素效率的提升和结构调整的努力,为新增长点的诞生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新增长点的“生态环境”非常有利。例如,我国在“新三样”产品的出口上领先全球,同时许多重点工业产品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对于一个工业产品来说,持续的两位数增长不仅表明了其强大的市场需求,还反映了我国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目前多地密集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下,新增长点的巩固性和可持续性在未来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