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您能否举个例子,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有效部署的?
MK:PROTECH 203 在伟创力的部分工厂中,我们部署了人工智能来改进质量检验流程。传统上来看,这是一项由操作员完成的任务。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AI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某条特定的生产线上,我们有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电容器。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阀门。这个细微的区别人眼很难辨别异常,而一旦使用了错误的电容器,产品将无法正常工作。
通过使用视觉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我们的先进制造技术可以查看PROTECH 203 操作员是否将组件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并提供反馈以实时解决任何出现的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性能和产量,还使我们能够在部件被送到生产线进行下一步之前就发现关键问题,从而减少废品出现的概率。
《P&M》:所以,伟创力是如何与人工智能合作,并帮助客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
MK: 在伟创力,我们正在应用人工智能来消除印刷电路板组装(PCBA)测试流程中的瓶颈,这项工作以往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PROTECH 203
PROTECH 203 在一个实例中,我们客户的生产线末端 PCBA 功能测试包括四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需要持续 2 个多小时,包括 50 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如果这个流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中检测到故障或异常,设备就需要回到原点来解决故障,然后重新启动整个测试流程。这极大地影响了产量,增加了交货时间,特别是流程后期发生故障时。
此时,我们分析了每个测试步骤的历史数据,并采用AI/ML(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以最高效、最可靠的方式制定了重新排列优先级顺序的全新计划。这样做,得以将整体测试时间缩减30%,在出现故障时也能将测试时间缩减50%。
通过提供这些见解和优化,我们加深了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而客户则将把产品和测试设计优化整合到其下一代产品中。
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工业 4.0 技术结合,有助于创建更具生产力、效率更高的智能工厂。
《P&M》:您如何预测未来几年AI的应用及其能力的发展趋势?
MK:机器互联、人工智能和其他工业 4.0 技术有能力创建智能工厂,并在各个层面上改变运营现状。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将不断学习,从而变得更加智能,并识别出更多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制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必杀技是实现 “闭环自主控制”。PROTECH 203 这基本上相当于将AI与其他工业 4.0 技术相结合,以实现自我修正的自主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的制造性能。
例如,在一条自动化 PCBA 生产线上,所有装配工作均由机器人单元来完成,这些单元与数据湖相连,实时发送过程数据。而异常检测人工智能模型会使用这些数据,检测流程中的异常情况,并确定导致异常的参数。然后,反馈控制回路会利用这一推断来自动纠正流程中的参数(例如,更改机器人单元中的参数)。
这种利用人工智能的先进自我检测和纠正系统使 “检测点 “更接近 “原点”,并且不会让缺陷影响整个流程。展望未来,这可以通过最先进的工业 4.0 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实现。
此外,我们还将看到人工智能模型在供应链优化和管理等制造业非运营领域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