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PT2-1007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变革进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落地,由高科技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OFweek维科网·工控、OFweek维科网·机器人承办的“OFweek 2023(第四届)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暨数字化工业展览会”于8月28-30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8月28日下午场的主题为“机器人集成与创新技术应用”,德州仪器工业系统部门电机驱动及机器人总经理赵向源深度解读了“TI模拟和嵌入式技术助力机器人创新”。
德州仪器工业系统部门电机驱动及机器人总经理赵向源
目前,机器人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48PT2-1007 例如酒店、餐饮、娱乐、医疗、工业等领域。赵向源表示,虽然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但依然存在不少技术上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机器人开发、运用和维护等成本比较高,高昂的成本直接影响了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
赵向源先生从感知、控制、人工智能、安全以及成本效益方面为我们分享了机器人的创新技术。
丰富的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覆盖多种应用场景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机器人需要实现信息感知、信息处理、信息执行三个功能于一体。这对机器人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高性能、低功耗,同时需要机器人能够集成丰富的传感器接口,同时需要集成图像视觉压缩器、48PT2-1007 工业网络通信等来满足不同场景的要求。
作为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机器视觉更多的会受限于环境。对于分辨率和清晰度不高的恶劣复杂环境,机器视觉无法识别,比如在雨雾天气,机器视觉很难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目前在工业、安防、消费电子、交通等领域已经开始应用视觉感知技术,很多摄像头都带有AI的图像识别能力,但运用效果不是很好。基于这种视觉处理问题,TI推出了66GHz和77GHz的雷达传感器,可以在黑暗或者低分辨率场景下很好的捕捉到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
赵向源在演讲中指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技术要实现质的飞跃,48PT2-1007 不仅仅是机器视觉,还需要将听觉、触觉等各种方式的感知技术融合在一起。听觉感知主要应用在语音识别、语音交互,而触觉感知是机器人抓握抬举等功能的保障。如何把多个感知系统融合到一起,实现多模式识别的功能,这是机器人感知系统能够提升一个台阶的关键。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传统工业机器人进行抓取时,是通过视觉感知,读取到被抓取图像的形态,进行抓取算法的确定,再进行抓取。赵向源表示,在有些场景下,仅仅依靠机器视觉是不够的,在一些更高级的应用里,需要通过被抓取物体的材质、软硬度来确定抓取力度,这种场景必须用到触觉传感器。除此之外,听觉甚至神经元结合的传感器形态,也能更好的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