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世纪中叶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机器人技术从1960年诞生于美国算起,已经走过了59年。
早在1947年,美国为了操作核燃料就开发了遥操作装置,这是机器人早期雏形。
IS215VCMIH2CA-IS200VCMIH2CAA在50年代数控机床被发明出来不久,德沃尔和恩格尔伯格合作制造出一种通用的多关节装置——工业机器人,它像人的臂部,多个关节在编程后按照预定程序动作。很快被应用到福特汽车生产线上。
60年代,机器人技术主要在美国发展,70年代日本和欧洲开始加快研发机器人。
之后,机器人技术逐渐分化为研究模仿人的不同部分:
机器人操作装置,逐渐增加了视觉、力觉传感,并将机器人的机构型式演化为串联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包括SCARA机器人)、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连续体机器人等;
机器人行走装置,后来演化出来轮式移动机器人、双足步行机器人、多足机器人等;
除了固定不动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之外,还有将两者融合起来的机器人,该机器人既有移动的底盘,也有至少一个机械臂、
机器人抓取装置,后来演化出来工业夹持器、灵巧手、欠驱动手和特种手等,之后又发展出来软体机器人手;
机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系统也在独立发展,现在视觉技术大量地融入到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IS215VCMIH2CA-IS200VCMIH2CAA 涡轮控制PCB板
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空中机器人、水中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
IS215VCMIH2CA-IS200VCMIH2CAA上世纪80、90年代是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的时代,机器人逐渐从第一代没有外部传感功能的机器人,升级为具有结构光视觉、力觉等外部传感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在工厂中的应用逐渐扩展,其中大量的机器人为汽车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的大量展会上的机器人还是工业机器人,只是功能更加完备。
进入新世纪,随着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仿生学、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最近十年,机器人技术蓬勃发展,加之市场需求的召唤,机器人技术研发呈现加速态势。
有关机器人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日本本田公司的ASIMO率先实现上下楼梯和转弯等行走步态。北理工的汇童机器人、钢铁侠公司的拟人机器人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步行。德国宇航中心TORO机器人在多种路面的适应行走。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的Atlas拟人机器人,跑跳功能开发得特别出色,已经让世人多次欢呼雀跃,这说明人类对于多足运动控制技术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
英国Shadow公司开发的仿人灵巧手操作灵活,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亚马逊CEO贝佐斯穿戴了一套装置,能够遥控机器人双臂系统,并能够有很好的触觉感觉。
日本东京大学开发了高速机械手臂系统在抓取物体、打网球和动态取牌等方面令人吃惊,美国MIT研发出利用深度学习的智能抓取机器人。
大疆公司开发出具有优良飞控系统的无人机。
IS215VCMIH2CA-IS200VCMIH2CAA每年机器人领域学术会议ICRA、IROS、ROBIO、ICIRA、ICARM……还有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学术会议均如火如荼在开办,参与人数众多。例如,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RA)参与人数数千人。
日本石黑浩教授、中科大陈小平教授、达闼科技公司和南斗星公司王峻……在不断死磕逼真的人形机器人,让人们看到表情交互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变为现实。
美国直观机器人公司开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得到大量应用。
美国iRobot公司和中国科沃斯公司开发出大量应用的清洁机器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百度在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平台上投入重金,百度开发出小度智能音箱。
出门问问公司凭借强大的语音识别算法推出了功能强大的智能手表,获得多轮融资,成为独角兽创业公司。
微软以及迪士尼公司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消费级临场感游戏方面不断开拓;谷歌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研发巨量投入,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Tensorflow2.0,Facebook正在极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发行Libra……
旷视科技在人脸识别技术上有了与谷歌相媲美的水平,取得多轮融资。IS215VCMIH2CA-IS200VCMIH2CAA
小米开发小爱智能音箱,猎豹开发出真好用系列服务机器人,腾讯建立RoboticX实验室,阿里推出无人酒店……
ABB、KUKA、安川、发那科机器人“四大家族”以及国内的新松、广州数控、杭州凯尔达、埃夫特、库柏特、哈工大机器人公司等在内的国内外数十家机器人公司都争相开始开发具有更高协作性的机器人手臂系统。
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在小型化、轻量化、拖拽编程、防碰安全和易用功能等许多方面推陈出新。
此外,越疆机器人等公司在桌面级别用于家庭、办公环境机器人手臂系统也已推向市场多年。
服务机器人已经在餐馆送餐、厨房做菜、游览引导、咖啡制作等很多方面投入使用。
富士康、格力、海尔等公司也在自主研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技术。
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国内的阿里、京东、苏宁、佳顺智能等多家公司在大量开发了物流仓储车间使用的AGV(自动导航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