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姑苏,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举办了纳芯微十周年暨2023媒体沟通会,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赏“芯”之旅。活动期间,gongkong®有幸采访到了纳芯微产品线总监张方文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纳芯微在工控行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以及在汽车电子和光伏储能领域的市场布局和竞争优势。
从信号调理芯片入局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企业,纳芯微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为泛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领域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回顾纳芯微在工控领域的创新历程,张方文介绍说:“纳芯微创立于2013年,创立第二年便推出了首款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调理芯片,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现场设备传感。当时,国际厂商中仅有少数几家有类似产品,纳芯微率先实现了该类产品的国产化,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至今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张方文看来,从早期的消费类芯片到压力传感器产品,再到近两年爆发的泛能源市场,其核心器件的拓扑结构和功能均有一定相似性。在发展过程中,纳芯微始终围绕“先做强,再做大”的产品逻辑进行业务拓展和新兴领域布局。尤其是细分领域的拳头产品,至少做到国内领先后,才考虑围绕该产品、技术向周边延展。基于工控赛道的成熟经验,纳芯微结合各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的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路线进行深化、升级,能够提供1400余款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型号,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多行业赛道协同发力
除了持续深耕工业自动化和数字电源等领域中现场仪表、PLC/DCS控制器、工业机器人、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字隔离器等具体应用外,纳芯微近年在汽车电子和光伏储能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打开市场的增量空间。
“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模拟芯片息息相关,是驱动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面对汽车应用的电气化、智能化趋势,纳芯微围绕汽车电子应用领域全面布局,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系统(OBC)、高压转低压(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等,并逐步拓展到主驱逆变器、汽车照明、智能座舱、整车域控等新的应用领域。目前,车规级芯片已在大量主流整车厂商/汽车一级供应商实现批量装车,2022年在汽车领域的发货规模超过1亿颗。”谈及汽车电子产品线布局时,张方文娓娓道来。
2022年,纳芯微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达23.13%,紧随其后的光伏储能领域收入占比达22.85%,客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纳芯微能够为光伏储能领域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类型包括隔离器、栅极驱动、磁电流传感器、通用信号链、电源管理等多产品品类,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光伏阵列/优化器、储能电池/BMS等。”对于纳芯微光伏储能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张方文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