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协同破解三大难
USB-6363 经过一次次迭代、不断优化的COMOS平台如今已成为中石化上海工程的中央设计数据资产门户。作为COMOS平台在中国流程工业工程设计领域的首次规模化应用,它通过数据协同让困扰公司及行业已久的 “三大难” 迎刃而解。
首先,知识共享难。
USB-6363 设计数据资产是工程设计企业智慧的结晶,传统模式下由于缺乏高效的数据管理手段,这些宝贵资产往往难以沉淀、共享和继承。COMOS平台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功能相当于构建了一座专有技术模型库,用户只需输入关键信息,即可随时随地查询、调取所需的任何技术信息。
其次,专业间协同难。
USB-6363 长期以来,由于协同环境的缺失,各专业工程师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繁琐的工作流程。以工艺设计校审为例,工艺工程师在过去常常需要拿着文件四处找人,得到意见后再返回修改、重新提交。如果不考虑相关校审人出差在外,完成一次校审通常需要2到3天的时间。而现行的数字化协同流程不再受地点制约,工艺工程师只需在线上发起流程,系统就会自动跟进,通常1天内便可将校审完毕的文件提交至下游专业。下游的仪表、配管和静设备等相关专业收到条件后便可进行具体设计。
COMOS平台的并行协同优势也让吴曦副经理感触颇深。“我们各专业可以同时修改项目中不同的内容,但最终形成的文件是统一的,这节省了过往大量数据传递、条件交接的时间。”
USB-6363 第三,设计复用难。
设计院每次设计的图纸不尽相同,但基本设计元素万变不离其宗。然而,即使同类项目有着极强的借鉴性,设计复用也需要进行数据输入和核查,不仅耗时耗力,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设计院的伙伴们除了摇摇头感叹“又来了…”之外,无可奈何。如今,这一切都是曾经,COMOS平台的出现使设计复用成为“哪里不会点哪里”般的轻松简单,设计人员只需将目标项目进行复制,再结合新项目的实际数据,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MOS平台功能强大,事半功倍
COMOS平台上线以来,中石化上海工程已有7个规模不等的苯乙烯项目通过设计复用将设计周期缩短40%至60%不等。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加强项目复用性对于工程设计企业缩短建设周期、提升设计质量、减少项目费用意义重大,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OMOS平台的无限可能
COMOS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了西门子在诸多行业领域的技术专长和丰富经验,其优势涵盖从工程设计到运营乃至升级改造和退役的完整流程,帮助企业在全生命周期内创造价值。
为充分发掘COMOS平台在工程设计以外的潜能,西门子和中石化上海工程把目光投向面向业主方的价值链。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如何向业主提供基于COMOS平台的数字化交付、远程监控、优化模拟等服务,以解决工厂运维管理的后顾之忧,护航数字化工程落地。
USB-6363 值得一提的是,COMOS平台的订阅模式也赋予中石化上海工程等广大用户更多可能。这一模式下,用户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软件的永久授权,只需定期付费就能在订阅期内持续获得来自西门子的优质服务。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和需求灵活调整订阅协议量级或增减订阅功能。
简单来说,订阅模式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为使用而付费,鼓励物尽其用。做好产品只是基础工作,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支持用户把产品用好,通过产品创造价值。”西门子项目负责人刘海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