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10A 不止是在浙江,类似的探索在更多地方也在实践。
在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嘉定校区)内,机器人收到远程订单指令后,按网络传来的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先按指令抓取原材料放入机床加工,而后将半成品放入另一台设备,加工完毕后再取出成品,另一台机器人自动识别托盘内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装配,自动识别产品是否合格,将合格品放入成品货架……
ESM10A 有意思的是,实验室的生产指令来自位于几十公里之外的浦东新区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记者看到,实验室里有两个大屏幕,左侧屏幕是实验室摄像头画面的实时场景,右侧屏幕上则是实验室的数字孪生系统。在屏幕左下的小电脑上有一个二维码,客户可以在异地用手机上的APP直接扫描下单。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谢楠向本报记者介绍说,这里用到的就是异地协同的概念,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客户只需要在浦东新区的科学中心通过手机二维码下单,数据就会实时传到实验室的MES(制造执行系统)里,整个流程如下单、生产、装配、出库等都支持客户的全程跟踪。也就是说,在科学中心下单的客户,可以全程监控生产的每个阶段,可以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等。”
ESM10A 据了解,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内的这条生产线,通过智能中央控制单元、智能仓储单元、装配单元、激光打标单元以及传送单元等,让个性化下单、产品智能生产和管理成为现实。从生产哪种零部件,到安装多少,都能按客户不同需求生产,甚至当客户提出功能需求时,生产线还能自动调整。
除了前沿应用技术的科研验证、成果转化、示范展示之外,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还肩负着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重要功能,实现了工程研发与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基于真实生产过程抽象出诸多学习模块和学习单元,它们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根据增值链灵活配置,能高度模拟企业实际过程。就工程研发而言,谢楠介绍说,“一些应用场景可以在我们学习工厂先行先试,技术成熟后,就能直接投入实际应用。”
ESM10A 智能化转型 成为企业必答题
作为一位时尚女孩,丁丁的手机淘宝上,关注着好几家网红店,只是每次下单前她都会发愁:“网红店发货很慢,有些到了都过季了。”但她最近发现,发货速度快多了。
ESM10A
在手机的另一端,淘宝店主也有相应的烦恼:“1000件以下,没有工厂愿意接单”;“提前2个月备货1万件,谁能保证到时一定能卖掉呢?”“眼看着卖得好,却无法及时追单。”中小商家的反馈不时出现。
如何让中小商家实现小批量高频上新,快速滚动补货?阿里巴巴的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进行了试水,先从服装产业切入新制造,做到了“100件起订、7天交付”,实现“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作为阿里建设的一座试点工厂,犀牛智造的重点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把互联网能力与制造业融合起来。
消费者实际可感的是,网红店的发货速度变快了。一位网友表示,过去,她曾为了一条裙子等待几十天,而现在预售款18天内基本都能发货。
ESM10A 据犀牛智造CEO(首席执行官)伍学刚介绍,犀牛智能中央仓犹如餐饮行业的“中央厨房”,可智能采购、柔性供给。在犀牛智造的工厂里,每块面料都有ID,可全链路跟踪、自动出入库管理、自动配送和智能化拣选,资源利用率平均提升了4倍。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认为,数字化的生存能力是企业在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犀牛智造虽然从服装行业入手,但其所代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通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数字化的思维,在其他领域同样是可以利用的。”
ESM10A 在宋嘉看来,“未来工厂”最大的特征是“融合智能化”,其改变和影响是变革性的、结构性的而不是局部的。
首先,“未来工厂”所代表的是“融合智能化”,是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将会对产业结构、生产范式、数据链、价值链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或改变;其次,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发生变化,信息技术不只是辅助式工具,而成为决定性方法,将带来生产模式的改变以及价值链的重塑;此外,数据来源更广泛、大数据将赋能到单个产品上。
宋嘉说,当前的制造信息化的数据来源还是企业内部数据为主,而“未来工厂”将打通“一横一纵”的行业数据。纵向数据是围绕产品的全价值链、全要素的数据,不仅仅是生产、物流,还将包括研发设计数据等全价值链的数据进行融合并用于生产;横向数据就更加深刻,行业大数据将赋能单一企业、甚至单个产品,这意味着将同一行业或相近行业、甚至相同产品的生产数据具体赋能到某一条产线或产品上,使单个产品形成更为独特的功能。
宋嘉表示,“新基建”正在夯实“产业数字化”的基础,“我们希望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了,而是必答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