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理念做好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与财富管理
1SAJ510000R0600 针对制造业升级中的分工细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商业银行应以数字金融的理念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迄今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1.0阶段,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2.0阶段,当前是以数字供应链平台为主的3.0阶段,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供应链平台上留下了有价值的数据,逐渐替代了核心企业的增信功能。商业银行应该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中走出来,加强与供应链数字平台的合作,成为数字供应链金融中的关键一环。
1SAJ510000R0600 绿色金融的前景极为广阔,面对“3060双碳目标”,制造业企业将围绕绿色和环保的主题进行全面升级。绿色金融的服务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提供绿色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也是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企业。一类是自身有绿色化、低碳化改造需求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升级中有较大的资本支出融资需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商业银行都可以为上述两类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金融租赁等金融服务,未来有几十万亿元级别的金融服务需求。当前绿色金融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认定标准、评估方法、定价方式、风险处置等技术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绿色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即会产生正的社会价值但是很大部分得不到经济补偿,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商业银行需要创新和开拓思路,整合各方面的主体和资源形成对绿色金融的服务和产品集成。
1SAJ510000R0600 在服务制造业升级和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商业银行不能只关注资产端或资金使用端,还要在资金来源端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面向制造业升级和专精特新企业金融需求的资产负债管理。总的来说,就是打造一张有利于服务制造业升级的广义资产负债表。制造业升级需要的资金有两个特征,一是风险大、收益高,二是期限长、耐性强。因此,这对银行的负债端或资金使用端有不一样的要求。首先,需要有风险偏好更高的来源资金,很显然商业银行的表内负债很难符合这样的要求。虽然从单笔业务来看,是贷款创造存款,但是从总的资产负债生成关系来看,在流动性和错配约束下仍然是负债端决定着资产端,这也是银行长期坚持“存款立行”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更好服务制造业升级,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属于中间业务的财富管理,将符合风险偏好要求的资金直接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在银行代客型的财富管理业务中,整个资金融通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直接融资,银行在服务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可以更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将共同富裕这一命题与服务制造业升级结合起来,既可以为社会大众提高财产性收入找到优质的资产,又能在金融服务和促进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提高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