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工业巨头传出裁员的消息。
SAC-SW220EB 1月18日,据外媒报道,为应对成本上升和增长放缓,博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软件业务部门裁员1200人。裁员的主要原因是全自动驾驶的开发进展远低于预期。博世表示,由于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高通胀、经济疲软等环境影响,不得已削减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预算。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博世就曾对外披露,到2025年,位于德国两家工厂的驱动器部门需要在开发、管理和销售领域裁员至多1500人,以适应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
SAC-SW220EB 在燃油车时代,博世凭借汽车动力总成、底盘等核心技术,在汽车产业链中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但随着车企愈发重视“软件定义汽车”,甚至越过传统Tier 1,与自动驾驶软件公司、更上游的芯片玩家如英伟达、高通等结成联盟,博世的行业角色也出现微妙变化——传统Tier 1的优势正在被削弱,不仅面临国产替代的威胁,也要应对车企加强自研的趋势。
这意味着在新的汽车供应链关系之下,博世不得不求变图存。
SAC-SW220EB 去年5月,博世对汽车业务架构进行调整,重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并在今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博世智能交通业务”。
高层调整紧随其后。徐大全接棒陈玉东,任博世中国区总裁。公开资料显示,徐大全领导下的博世中国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的销售额,2022年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自2010年起实现超过四倍的增长。
SAC-SW220EB
SAC-SW220EB 与此同时,博世智能交通业务中国区董事会正式成立,以统筹管理旗下在华事业部和团队。王伟良出任博世智能交通业务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直接向徐大全汇报。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被视为博世“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变革”。
“对于我们这种传统零部件企业,我们也希望自己被看成新势力,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做了很多变革,从组织架构的变革到技术创新的变革。”在被问及博世所面临的挑战时,陈玉东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的零部件必须真正成为新势力,必须持续地进步,跑得更快一点,才能够活下去。”
SAC-SW220EB 但对于业务重整之后的发展,博世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今年年初,博世首席执行官Stefan Hartung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一至两年,公司将难以达到预期销售和利润目标。“2024年将比预期的更加困难,2025年可能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陈玉东坦言,“在中国市场,博世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至少各面临200个竞争对手,是竞争最激烈的赛道。”
在自动驾驶行业,不少人也都有博世背景——
2021年,博世前高级副总裁蒋京芳去了禾多科技,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则加入了地平线,知行科技创始人宋阳、赛恩领动创始人李旭阳、楚航科技CEO楚詠焱均有博世背景。此外,博世大量中高层工程师被挖至理想汽车、华为、Momenta、轻舟智航、纵目科技等公司。
因此,博世被称为自动驾驶行业的“黄埔军校”。